新聞資訊
NEWS8月25日,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投資建設的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二標段項目順利完成最后一片T梁澆筑工作,9691片預制梁任務圓滿收官。
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二標段項目全長103.69公里,橋隧比42.29%,共設有96座主線橋,38座匝道橋,7座天橋以及7座互通式立交,全線設置14座梁場,布設411座制梁臺座、配備65套模板,承擔著9691片梁板預制任務,其中T梁3612片、箱梁6079片,生產高峰期每天制梁超過40片。
科技賦能,智慧生產提效率
為提高生產效率,項目團隊創新引入智慧化生產體系,打造現代化智慧梁場。建立3條智能環形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各配備3個可移動臺座、1套智能化側模和內模以及蒸汽養生房。可移動臺座實現了走行、定位、調平、抬升、平移等工序的自動化控制,大幅提升作業精度與流轉效率。蒸汽養護房采用恒溫恒濕的養生方式,顯著提升了冬季施工預制梁質量。同時,通過工廠化全封閉施工及智慧養生系統的應用,避免了天氣波動與人為干預等因素對生產過程的影響,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確保了施工的連續性和均衡性。在人力成本縮減50%的基礎上,制梁周期由傳統8-10天壓縮至4天,生產效率提高3倍。
多元管理,品質保障筑根基
項目占線長、點位多、分布廣,為進一步筑牢制梁過程中的安全質量屏障,項目團隊依托智慧工地平臺,整合人員動態、質量檢測、安全巡查等全要素數據,構建可視化、數字化的全流程管控體系。通過將網格化管理與“單元預警法”深度融合,劃分固定、動態網格單元,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傳導機制,確保安全質量管控無死角。對鋼筋加工、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等關鍵工序實施全過程精細化管控,確保每道工序、每個環節都符合高標準要求,為打造品質工程提供有力支撐。
聚力攻堅,多措并舉保進度
面對繁重的梁板生產任務,項目團隊通過逐層分解節點目標、科學規劃工期進度,有力保障了施工高效有序推進。組建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駐守施工一線,實時掌握生產動態,針對現場情況及時優化方案,靈活調配設備與人力,實現生產要素的精準配置。自6月起,為提高生產效率、加強工序銜接,項目實行“三班倒”連續作業機制,精準避開陰雨及高溫時段,靈活運用天氣窗口搶抓施工黃金期,重點在早晚低溫時段集中攻堅關鍵工序。同步開展“聚力保增長 打造強建工”勞動競賽,激發全員攻堅熱情,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工程建設呈現多點突破、整體推進的良好態勢,為如期實現全線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前,項目建設已進入決戰決勝關鍵階段,項目團隊將集中優勢資源,重點攻堅橋梁架設、路面水穩層及瀝青攤鋪等核心任務,通過優化施工組織、強化過程管控、加大要素投入等舉措,在確保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持續保持高強度施工態勢,確保優質高效完成建設任務。”二標段項目負責人劉波介紹。
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是國家組合立體交通網和安徽省“五縱十橫”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六安市有史以來建設里程最長、投資額最大的單體項目。項目建成通車后,將成為六安聯系長三角地區主要城市、合肥都市圈、武漢都市圈和中原腹地的戰略骨干通道,極大改善沿線四個縣區、230萬群眾交通出行條件,為六安綠色振興趕超發展注入強勁動力。